一陣香味撲鼻而來,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褪去青澀外觀,襯上濃郁油亮褐色,研磨沖煮出一杯香氣四溢的咖啡,如此平常的過程其實藏著一番深厚學問。不同的烘豆程度造就了多變的咖啡風味,下面就帶你一窺烘焙程度和咖啡風味錯綜複雜的關係吧!
咖啡烘焙時的三大反應與風味輪
咖啡豆烘焙時會經過一連串奇妙的化學反應,梅納反應、焦糖化反應、碳化反應。透過國際精品咖啡烘豆師精巧地拿捏每一階段的化學反應,多一點少一點來創造出不一樣的風味,這也是咖啡迷人之處。再搭配視覺化的咖啡「風味輪」提示,讓人們更容易去探索千變萬化的咖啡風味。
咖啡烘焙三大反應:
-
梅納反應:
咖啡豆內水分逐漸釋放後,生豆中的蔗醣裂解成較簡單的單醣後,與胺基酸發生了一系列反應,讓豆子轉黃並且產生咖啡的香氣與複雜風味。
-
焦糖化反應:
當梅納反應逐漸停下來,焦糖化反應會使咖啡豆轉為褐色,並產生新的風味,摻入苦甜的味道。
-
碳化反應:
當焦糖化咖啡豆持續被加熱到非常高溫時,產生揮發性化合物,並留下含有焦炭的固體殘餘物,加深豆子的顏色。(近年來碳化反應因風味和健康關係,已較少被採用)
>延伸閱讀:除了梅納反應和焦糖化反應,烘豆過程還經歷了什麼?
依據烘焙程度可以粗略分成淺焙、中焙、深焙三種,而烘豆師如何施展魔法烘出這三種豆子?接下來將一一介紹淺中深焙的化學反應如何作用、焙度產生的色澤差異,以及三種風味對應風味輪的位置。
淺焙咖啡豆:風味酸爽、明亮
淺焙咖啡豆的口感較強烈明亮,帶有豐富的花香、果香酸氣,烘豆師利用縮短梅納反應的時間,保留更多生豆原有的口味,進而影響咖啡豆本身的體脂感(Body)較為單薄,剛入口便能嚐到明顯酸度,然而尾韻卻較稀薄。
而在烘豆過程中,梅納反應與焦糖化反應也因為作用時間減短,豆子上色較淡,外觀顏色比較接近肉桂的淺棕色,因此淺焙豆也有「肉桂烘焙」之稱。
將感官體驗與視覺色彩做連結,就能一眼看出淺焙咖啡豆對應的位置。右半邊明亮激烈的大紅色、黃色以及綠色,再根據酸味去配對較符合的食物介紹,焙度較低通常會帶有綠色食物的青澀,焙度適中能品嚐到更多橘黃色水果的酸甜,再烘焙久一點味道就會偏向紅色食物的成熟甜味。
這款「烘豆師心花怒放-花香調組合」 便是將淺焙咖啡豆玩出兩種風味,橘黃酸氣和熟紅酸甜,讓喜愛酸味的人一次享受兩種口味,歡迎前往商店逛逛一探究竟!
中焙咖啡豆:風味絲滑、豐富飽滿
中焙咖啡豆的口感較滑順濃郁,帶有堅果、奶油香味,烘豆師掌握梅納反應適中的時間,讓生豆內的有機物和胺基酸更均勻地作用,產生如杏仁、核果、巧克力的烘烤風味。咖啡豆本身的體脂感也較為複雜多元,酸度比淺焙豆更柔順,甜度多了些絲稠糖漿感更突出,餘韻也更加飽滿。
焦糖化反應作用時間拉長,豆子上色更平衡,外觀顏色呈現更深的褐色,如栗子一般,較受大多數人喜愛,因此市面上的咖啡豆多半都是中焙咖啡豆。
對應風味輪的位置較偏向上半部,將視覺配對到較暗色系的區域,莓果、堅果、巧克力等等的風味,靠近右邊的焙度較低,保留多一點生豆的果酸味或花香味,越往左邊走烘烤的風味越明顯。
像是這款「瓜地馬拉 愛麗絲莊園 瑪莎蕾 特殊日曬」中焙豆 ,酸度較低、甜度餘韻接近滿分,帶有紅棗、桂圓、楓糖以及核桃的風味,給人一種渾厚溫暖的幸福感,寒冷天氣很適合來一杯暖暖身子。
深焙咖啡豆:風味濃郁、甘苦
深焙咖啡豆口感較為濃郁、醇厚,因為焦糖化反應較長,苦味被凸顯出來。不過透過烘豆師細緻的掌握,口味不酸不澀很柔順,也能享受到微苦後回甘的美好,風味上多半帶有木質與香料調性,如煙燻、雪松、黑巧克力的味道。
外觀顏色呈現更深的褐色,也因烘焙將咖啡豆油脂推向表面,熟豆外皮會帶有一層油亮光澤。
深焙咖啡豆對應風味輪的位置則再往左邊移動,多了一些辛香料味,像是胡椒、菸草等等的風味,有些喜愛特殊風味的人適合品嚐看看,能在口中感受到變化萬千的味道。
大眾熟悉的曼特寧就是偏向深烘焙的豆子,像這款「印尼 曼特寧 濕剝」 就有更多的醇厚口感,風味則帶有杉木、烤杏仁、黑巧克力的特性,香氣十足、濃郁香醇。
了解淺中深焙咖啡豆與風味輪的關係,建議大家搭配著色彩繽紛的風味輪,找到自己偏好的口味,來步昂咖啡商店挑選對應的咖啡豆焙度吧!